在昨天 (5/9)由台灣金管會批准國泰世華銀行以OTA (Over the Air)方式使用的手機信用卡後,中華電信很快地也在今天稍早時宣佈將與國泰世華銀行自5月底前開放試辦,預計將先透過內部員工進行測試。若之後由金管會審核通過,預計半年後即可開放民眾申辦。
|
5月底由衷華電信、國泰世華進行內測 最快年底前開放民眾申辦
在先前由金管會透露手機信用卡最快將可在今年年底前上路,而在昨天宣佈同意國泰世華銀行所提出OTA (Over the Air)方式使用的手機信用卡營運計畫後,中華電信也宣佈將與國泰世華銀行合作,主要導入去年公佈以嵌入加密晶片的特殊SIM卡,並且配合具NFC機能手機的形式,透過三方資料比對方式,讓使用者能直接透過手機感應付費。
根據中華電信與國泰世華銀行表示,預計在5月底試辦對象僅以雙方內部約1000名員工為主,同時單筆刷卡金額將限制新台幣3000元以下,若之後再由金管會審核通過,未來最快將可在半年後讓一般消費者申辦使用。目前試用手機款式包含三星Galaxy Note II、Galaxy S III、Galaxy S III mini、Sony Mobile Xperia TX、Xperia V、Xperia Z、Xperia ZL、Sony Xperia L,以及HTC新HTC One,未來也會持續測試更多內建NFC功能的手機款式。
另外,根據中華電信表示,目前包含中國信託、台新銀行與玉山銀行等銀行單位也陸續項金管會申請此項業務,未來也將能與各銀行業者合作,讓消費者能在手機加入多家銀行的數位信用卡資料,藉此應用於不同消費需求。
至於未來是否提供消費者直接透過手機進行感應交易,主要還是看銀行業者端是否在數位信用卡提供此應用,而中華電信則是確定會將行動支付應用在本身Hami智慧錢包,未來也會透過此項服務出租廣告版面或其他如悠遊卡、識別證、餐飲會員卡等服務應用。
|
|
未來將擴大應用
就今天所公佈訊息,中華電信行動通訊分公司總經理林國豐表示,估計此次手機信用卡應用上路,台灣地區使用滲透率將在2017年提昇至20%以上,而目前台灣地區對應使用MasterCard PayPass非接觸信用卡系統的付費地點已經有2萬多個,而國外應用已經有一段時間,因此目前估計佈點約在70萬組左右。
至於在實際應用技術部份,其實大致上與去年中華電信所公佈平台技術相同。由於必須配合由中華電信所提供埋入安全晶片的特殊SWP SIM卡使用,因此消費者無法直接像Google Wallet可直接建立既有信用卡卡號,而必須向國泰世華重新申請 (申請後會取得一組新的特殊SIM卡)。
|
而針對手機信用卡消費安全部份,中華電信表示此套平台系統完全符合Master Card國際組織認證,包含OTA技術安全評估、機房保全、金鑰保管、與手機SIM卡認證等均通過安全評估。若消費者遺失手機時,除手機本身可能提供的螢幕上鎖,中華電信針對Hami智慧錢包App也提供加掛密碼防護措施,同時也提供消費時設定密碼。
在與銀行端客服系統串接部份,目前也已經完成連線,一旦消費者遺失手機即可聯繫銀行端或中華電信進行信用卡暫停止付動作,避免產生被盜刷的風險。
至於中華電信在去年展示的NFC前導試用計畫平台技術,與近期聯合國際行動支付公司提供TSM平台授權信用驗證管理技術的差異,其實在中華電信是透過SWP SIM卡進行交易資料檢驗比對,而聯合國際行動支付公司則是透過TSM平台提供授權信用驗證管理,兩者基本都是透過OTA方式傳輸交易金融資訊。
以實際使用來看其實是大同小異,不過前者目前僅由中華電信提供,後者部份則是可相容於不同電信業者,此外可能還是會有相關內容整合、合作,以及應用上的差別。
※相關連結》
‧中華電信推NFC前導試用 拋磚引玉帶動商機
‧聯合國際行動支付招股 擴大NFC行動支付市場
【數位資訊】
